安全坐乘

驾驶员座椅

电动调整*

电动开关调整

电动座椅具备前后、上下、靠背倾角六个方向调整功能,同一时间只能进行一个方向的座椅调整。

image-20240409134410805

座椅前后位置调整

前移:向前推开关①;

后移:向后推开关①。

座椅高度调整

升高:向上抬开关①的后端;

降低:向下按开关①的后端。

座椅靠背倾角调整

前倾:向前拨动开关的上端;

后倾:向后拨动开关的上端。

  • 设定的(测量坐垫深时)座椅前后位置位于最后位置向前20mm,前后移动总行程240mm。
  • 座椅靠背倾角设计角度为22°。
  • 调节座椅靠背时,应调节至接近直立位置。
  • 向后移动座椅时,确保座椅下方或后方以及背后的脚部位置无物品,以免造成对后排乘客或物品的挤压伤害。
  • 在满足驾驶和乘坐需求情况下,座椅位置尽量远离仪表板。
  • 当车辆行驶时,严禁调整驾驶员座椅!否则座椅的意外移动可能使驾驶员无法控制车辆,也会分散注意力,而造成严重事故。

  • 座椅位置过于靠向仪表板,在发生事故时,会严重影响安全带和气囊系统的保护作用,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 如果座椅靠背过于向后倾斜,安全带和气囊系统将无法发挥预期的保护作用,例如制动或遭遇事故时,可能会在安全带下滑动并使腹部或颈部受伤。这会增加造成伤害甚至致命伤害的风险。

中控屏软开关控制*

image-20240409134455101

点触“车辆中心”-“车辆设置”-“座椅位置”,进入座椅位置功能操作设置界面:

①点触,退出车辆中心,自动保存当前设置;

②点触image-20240409134601774image-20240409134621435,升起或降下座椅靠背;

③点触image-20240409134606002image-20240409134622620,升高或降低座椅;

④点触image-20240409134640060image-20240409134652781,前移或后移座椅。

手动调整*

image-20240409134426801

座椅前后位置调整

拉起座椅下方的拉杆①,松开锁止,可前后移动座椅:

前移:拉起拉杆,向前移动座椅;

后移:拉起拉杆,向后移动座椅。

调整后,前后轻轻晃动几次,确保座椅已被安全可靠锁定。

座椅高度调整

升高:反复向上拉手柄②;

降低:反复向下按手柄②。

座椅靠背倾角调整

拉起手柄③,松开锁止,调整座椅靠背倾角:

前倾:拉起手柄,晃动靠背,向前倾斜;

后倾:拉起手柄,晃动靠背,向后倾斜。

调整好座椅后,应前后晃动座椅几次,确认座椅已被安全锁止。如果座椅未能安全锁止,它可能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突然移动,从而导致车辆失控。

  • 设定的(测量坐垫深时)座椅前后位置位于最后位置向前20mm,前后移动总行程240mm。
  • 座椅靠背倾角设计角度为22°。

前排乘客座椅

前排乘客座椅支持手动/电动4向调节:前后位置及靠背倾角。前排乘客电动座椅前后位置、靠背倾角、座椅头枕调整方法与驾驶员座椅调整方法相同。

前排座椅通风、加热功能*

进入空调/座椅控制界面后,点触“座椅”图标,进入座椅控制界面:

image-20240410090708385

  1. 驾驶员座椅通风开启及档位调整
  2. 驾驶员座椅加热开启及档位调整
  3. 前排乘客座椅加热开启及档位调整
  4. 一键关闭座椅通风、加热及按摩

需要退出座椅控制界面,可点击界面底部状态栏的图标返回主页或进入到其他功能菜单。

中控屏上的按键高亮显示或按键处的指示灯点亮时,说明此按键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座椅通风控制*

image-20240410090736448

点触界面的驾驶员座椅通风/前排乘客座椅通风图标,可弹出座椅通风功能设置栏(OFF-关闭、低档、中档、高档)。

点触图标,即进入对应工作模式。

座椅加热控制*

image-20240410090751906

点触界面的驾驶员座椅加热/前排乘客座椅加热图标,可弹出座椅加热功能设置栏(OFF-关闭、低档、中档、高档)。

点触图 标,即进入对应工作模式。

驾驶员座椅迎宾、记忆功能*

image-20240409134732845

驾驶员座椅选配有驾驶位置记忆功能,可实现座椅迎宾功能和驾驶位置自动调整功能。

驾驶员座椅迎宾功能*

驾驶员座椅处于驾驶位置、整车电源处于“OFF”模式、打开驾驶员车门时,驾驶员座椅将向后移动。

执行以下任一操作时,驾驶员座椅将返回到之前的位置:

  • 将整车电源切换至“ON”模式且将车门关闭。

迎宾功能设置

点触中控屏“在中控屏中的“车辆中心”-“车辆设置”-“用车习惯”-“主动迎宾”栏的滑块,开启/关闭驾驶员座椅迎宾功能。

驾驶员座椅记忆功能*

按以下步骤进行驾驶员座椅位置记忆存储:

  1. 将档位切换至“P”档、整车电源切换至“ON”模式;
  2. 使用中控屏中的软开关或驾驶员侧座椅调节开关调节座椅位置。

使用中控屏软开关设置记忆位置

  • 点触中控屏中的“在中控屏中的“车辆中心”-“车辆设置”-“座椅位置”栏,进入座椅调节界面;

  • 在座椅调节界面,选中主驾座椅,然后使用界面上的座椅调节按键将座椅调整至合适位置;

  • 调节完毕后,点击座椅调节界面右上角保存按钮,在弹窗界面选择保存位置并编辑专属座椅名称。

使用调节开关设置记忆位置

  • 使用驾驶员座椅调节开关调节座椅位置;
  • 调节完毕后,等待3s,在中控屏弹窗界面选择保存位置并编辑专属座椅名称。

驾驶员记忆位置调用

执行以下任一操作,驾驶位置自动调整功能将启用,此时驾驶员座椅和后视镜角度将调整到记忆位置:

  • 将档位切换至“P”档、整车电源切换至“ON”模式,触发FACE ID联动功能调用记忆位置;
  • 将档位切换至“P”档、整车电源切换至“ON”模式,在中控屏中的“在中控屏中的“车辆中心”-“车辆设置”-“座椅位置”栏,点击调用已存储记忆位置。

在下列情况下,驾驶位置和后视镜角度自动调整系统不起作用或停止操作:

  • 车速高于7km/h;
  • 位置记忆存储功能未设置成功。
  • 在下列情况下,驾驶位置和后视镜角度自动调整系统停止调整动作:
  • 驾驶位置自动调整功能启用过程中被其他操作打断( 例如:点触中控屏中座椅调节界面的“恢复”图标) 或调整驾驶员座椅;
  • 驾驶位置自动调整过程中,起动车辆。

后视镜角度记忆位置设置*

按以下步骤进行后视镜角度位置记忆存储:

  • 整车电源切换至“ON”模式、档位切换至“P”档;

  • 点触中控屏“车辆中心”-“常用”-“后视镜”图标,进入后视镜调节界面;

  • 在后视镜调节界面,将后视镜角度调整至合适位置;

  • 调整完毕后,可在该界面设置专属座椅。

后排座椅

后排座椅中央扶手*

image-20240409134817728

拉位于后座椅靠背中间位置的扶手上的拉带至最低位置,即可使用后座椅中间扶手。

后排座椅折叠

后排座椅可按6:4比例分割折叠,也可将后排座椅全部折叠以扩大行李箱的容积。

  • 将座椅靠背恢复后,前后推动后排座椅靠背,确认靠背锁止牢靠。
  • 将座椅恢复过程中,请将两侧座椅安全带放置两侧,以防夹入到座椅内。

后排座椅折叠步骤

image-20240409134833864

1.将前排座椅向前移至极限位置;

2.向上拉前靠背外侧上方锁止拉手至极限位置( 朝图中箭头指示方向),同时向车前方向拉座椅靠背;

image-20240409134909235

3.将安全带移至旁边不干涉位置,向前方翻转后座椅靠背,将后座椅靠背翻转到最低位置;

4.重复步骤1、2、3,完成另一侧后座椅的折叠。

安全带

正确佩戴安全带

image-20240409134922222

安全带应该作用在身体的骨骼架上。在身体上部,应该让安全带上段紧贴前胸并跨过肩部。在身体下部,应该让安全带下段紧贴髋部的盆骨上,切勿让安全带下段作用于腹部。

  • 佩戴座椅安全带前,应首先将座椅调整至合适位置。
  • 安全带应尽量调得紧一些,安全带系不紧,将会极大降低对使用者的保护作用。

前排座椅安全带

前排座椅安全带为三点式安全带。同时驾驶员座椅和部分前排乘客座椅带有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

安全带锁止

image-20240409134937407

将安全带慢慢从卷收器中拉出,然后将锁舌插入带扣,直至听到“咔嗒”扣紧声。再向回拉安全带确认可靠锁止。

安全带调整

image-20240409134956543

轻轻地拉动安全带可以调整安全带长度,从而可以让驾乘人员在座位上调到合适位置。

首先让安全带下段系得低一些,尽可能横跨髋部,然后向上提拉安全带上段,使安全带下段贴紧身体。这样,人体坚固的盆骨部位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减少腹部受内伤的机率。

安全带解除

image-20240409135013579

按下带扣上的红色按键,可解除安全带锁止。解锁安全带后,将安全带适当向上固定点方向推送,安全带将自动收回到卷收器中。

后排座椅安全带

后排座椅配有3个三点式安全带。

佩戴后排座椅两侧安全带

image-20240409135028098

后排两侧座椅安全带的佩戴方式与前排座椅相同。

后排座椅中部安全带锁舌只能插入带有“CENTER”标识的带扣内,使用时应注意正确选择配对。中间位置安全带的锁舌插入错误的安全带带扣时将无法锁止。

如果安全带锁舌错扣到其他座椅的带扣内,会造成乘坐的位置偏离安全带带扣太远。遇严重撞车事故时,安全带可能上移到驾乘人员的腹部,使得安全带作用力作用于腹部而不是髋骨,可能导致严重伤害。

儿童安全

儿童乘车需要成人的监护。请根据儿童身材选用适当的儿童约束装置。

  • 在车辆行驶前,必须使用适当的儿童约束装置固定好儿童,否则,在发生意外事故或紧急制动时,儿童可能受到严重伤害。
  • 在车辆行驶时,不要让儿童离开儿童约束装置,站在地板上。
  • 在车辆行驶时,不要让儿童离开儿童约束装置,跪在座椅上。

婴幼儿

婴幼儿乘车应正确使用儿童约束装置。应该选择适合的儿童约束装置,并按照儿童约束装置制造商的说明进行安装和使用。

婴幼儿需要特殊保护。车上的安全带不适合他们,应当选用合适的儿童约束装置。

较大儿童

image-20240409135043332

较大的儿童直接使用安全带,如果安全带的上段位于儿童脸部或颈部太近时,应该使用与车辆座椅相匹配的辅助座垫(市场上可购买)加以改善,辅助座垫可以升高儿童,使安全带上段正好跨过肩的中部,安全带下段相对降低至髋部。

身高大于1.5 米的儿童可以直接使用车辆现有的安全带,无需使用儿童座椅。

孕妇及特殊乘员的建议

孕妇

image-20240409135054372

如果乘员是孕妇,保护孕妇和胎儿的最好方法是在驾车或乘车时,始终正确使用座椅安全带,并让安全带的腰带部分尽可能低横跨髋部。

驾驶车辆前,在保证能够自如操控车辆的前提下,尽量将座椅向后移。

每次产前检查,应向医生询问是否仍然适合驾驶车辆,听取医生专业的建议。

坐在前排乘客座椅上,也应将座椅尽量后移,以减少气囊充气膨胀带来的伤害。

伤残人士

伤残人士乘车应使用安全带。请与医生联系,听取医生的专业建议。

安全带预紧限力功能*

预张紧限力式安全带与正向气囊一起动作,当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时,预紧装置迅速收紧安全带,将驾乘人员稳稳的束缚在座椅上;如果安全带收紧力超过一定限度,限力装置就会让安全带适量放松,缓解对驾乘人员胸部的压力,防止束缚过紧致伤驾乘人员,从而提高保护效果。

当预张紧器被触发时,可能听到很大的声响并伴随着有烟雾释放,此属正常现象。但应尽量避免吸入,否则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有可能会刺激呼吸道而诱发窒息。应立即离开车辆,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 车内所有乘员在行车时都要系好安全带。针对儿童乘员应该正确选择和使用儿童约束装置,并必须安装在后排两侧座位上。

  • 一定要将安全带上段紧贴并跨过肩部和胸部系好,不能使其从背后或从胳臂下方绕过。安全带跨过肩部时应避开脸部和颈部,但不可从肩部滑下。如果安全带使用不正确,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 如果佩戴安全带时,安全带从胳臂下面通过,乘员可能受到严重伤害。遇撞车事故时,乘员的身体可能向前移动过多,使乘员头部和颈部增加受伤的几率,而且会使安全带作用力大部分作用于一侧的肋骨上,导致受伤。

  • 使用安全带时切勿使安全带缠绕。安全带缠绕着系在身上会增大安全带对身体的压力,降低安全带的保护作用。

  • 严禁使用安全带锁舌替代品插入带扣,消除安全带未系报警。

  • 严禁多人使用同一根安全带,每根安全带仅限一人使用。如果将安全带系在坐在乘客腿上的儿童身上,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会造成严重伤害。

  • 由于儿童身材较小,车上的安全带不适合他们,系上后安全带上段会离头部和颈部太近,在发生事故时不能有效保护儿童,甚至因此受到更大的伤害。务必选用适合儿童身体及座椅的辅助座垫或儿童约束装置。

  • 严禁将安全带作任何的变动,否则会阻碍安全带卷收器有效地收回松弛的带子。

  • 如果安全带的织物已磨损或损坏,应更换新的。

  • 车辆发生碰撞后,请到东风风神专营店检查所有座椅安全带总成,包括卷收器和锁止扣件。如有必要应及时更换。

  • 一旦安全带预张紧器发生作用,就不能再使用,应更换安全带总成。请到东风风神专营店进行安全带系统部件的更换和安装。

  • 预张紧安全带在起作用后便无法再次使用,必须与卷收器和带扣一起更换。

  • 如果车辆遭受撞击,但是预张紧器没有起爆,请到东风风神专营店检查预张紧器系统,如有需要则更换。

  • 不能对预张紧安全带的任何零部件或电路进行任何改动。这是为了防止预张紧器意外起爆,或损伤预张紧安全带。

  • 预张紧安全带及其周边的维修工作应该由东风风神专营店完成。不能改动或切断辅助约束系统(SRS)线路。未经认可的电器检测设备和探测仪器不能在预张紧安全带系统上使用,可能触发预张紧器起爆。如果需要处理预张紧安全带,或者报废车辆,请联系东风风神专营店。不正确的处理程序会导致人身伤害。

安全带可靠性检查

当遇到下列三种情况,安全带卷收器将锁止座椅安全带的滑动:

  • 迅速地从卷收器中拉出安全带时。
  • 车辆急减速时。
  • 安全带卷收器发生大角度倾斜时。

为了检查安全带的可靠性,抓住安全带上段,并快速抽拉,此时,卷收器应锁止安全带。如果卷收器不能锁止安全带,请到东风风神专营店进行检查或修理。

安全带的养护

定期检查安全带及其所有的组件(如带扣、锁舌、卷收器、织带和安全带高度调整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如果发现安全带零件有损坏、织带裂开或其它损坏,请更换整个安全带总成。如果座椅安全带上段导向环上有脏物,则安全带的卷回速度会比较慢,应及时用清洁的干布擦拭干净。

清洁安全带织带时,应使用中性肥皂水或适合清洁车内装饰、地毯的溶液刷洗,清洗后的安全带织带应完全晾干后再使用,不能将湿织带直接收回卷收器内,以免造成卷收器损坏。

安全带的维修与报废处理

发生下列情况时,请尽快到东风风神专营店进行检修:

  • 车辆前部发生碰撞,但座椅安全带收紧器未工作时。
  • 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周围部件有划伤、破裂或其它损坏。

请到东风风神专营店进行安全带检查、维修作业。

需要对安全带卷收器进行报废时,必须遵守相关安全条例,东风风神专营店熟悉相关安全条例,可提供垂询服务。

辅助约束系统

辅助约束系统简介

辅助约束系统包含有关于正向气囊、侧向气囊和侧向帘式气囊的重要信息,驾驶车辆前,请务必仔细阅读。

可通过“AIRBAG”符号标识确定气囊安装位置。气囊对正确佩戴安全带的乘员可起辅助保护作用,但不能替代安全带。

在同一次事故中并非所有气囊都会触发,不同位置的气囊系统相互独立工作。

如果乘坐的坐姿不正确,则气囊可能无法发挥其预期的保护功能,且气囊的触发甚至可能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这会增加造成伤害甚至致命伤害的风险。为避免出现危险状况,应始终确保驾驶员及所有乘客:

  • 正确佩戴安全带,包括孕妇。
  • 坐姿正确,并尽可能远离气囊。
  • 应始终确保气囊与驾乘人员之间没有任何物品。

正向气囊

驾驶员正向气囊位于方向盘中间。乘客正向气囊位于前排乘客前方仪表板内。

正向气囊在受到正面猛烈撞击时充气膨胀,然而类似正面猛烈撞击也可能充气膨胀(如撞上道路上的沟坎)。车辆的损坏(或明显损坏)程度并不是正向气囊充气膨胀的充分条件。

正向气囊有助于减少某些前部碰撞时对前排乘员的脸部、胸部的正面冲击力。

侧向气囊*

侧向气囊位于前排座椅靠背外侧。

该气囊有助于减少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在某些侧面碰撞时受到的伤害。当车辆侧面受到碰撞时,被碰撞一侧的侧向气囊可能会充气膨胀。

安装座椅套时,禁止覆盖座椅靠背外侧的侧向气囊*,否则会影响侧向气囊的充气膨胀。

侧向帘式气囊*

侧向帘式气囊位于车内顶棚两侧纵梁处。

该气囊有助于减少某些侧部碰撞时对驾驶员、前排乘客、后排乘客头部的侧面冲击力。当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被碰撞一侧的帘式气囊可能会充气膨胀。

气囊的膨胀和收缩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只能工作一次并不能对可能随后发生的第二次撞击起到保护作用。

  • 气囊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会刺激皮肤和眼睛,还可能引起某些人气喘加重。发生事故气囊展开后应用清水和温性肥皂彻底清洗所有暴露的皮肤。
  • 气囊膨胀后,许多气囊系统零部件会发烫,切勿触摸,以免烫伤。
  • 行车前请正确调节座椅。应始终确保座椅处于近乎垂直位置。确保头枕中心与头部的接触点与耳朵中部齐平。
  • 尽可能向后移动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座椅。驾驶员座椅位置必须确保能够安全驾驶车辆。

  • 请只握住方向盘的外圈。这样可使气囊充分触发。

  •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务必将背部靠在靠背上。身体不要前倾,也不要倚靠在车门或侧车窗上。否则,身体可能会进入气囊的触发区域。

  • 务必将双脚放在座椅前的脚部位置。不要将双脚放在仪表板等位置上。否则,双脚可能会进入气囊触发区域。

  • 身高1.50米以下的乘客无法正确佩戴安全带。务必使用合适的约束装置保护身高在1.50米以下的乘客。

  • 在某些侧面撞击、后部撞击、翻滚或较轻的正面撞击时正向气囊可能不会充气膨胀。所以一定要系好安全带,以减少在不同事故中造成的伤害。

  • 在正面碰撞、后部碰撞、翻滚、较低或较轻的侧面碰撞时,侧向气囊* 和侧向帘式气囊* 一般不会充气膨胀。所以一定要系好座椅安全带以减少在事故中造成的伤害。

  • 侧向帘式气囊* 仅在发生严重侧面撞击下提供附加防护,它并不能替代安全带的作用。

  • 为了保证侧向帘式气囊* 能够正常膨胀展开,在侧向帘式气囊* 与驾乘人员之间不得有遮挡物。

驾驶车辆前,为避免气囊高速触发时引起伤害风险,应确保:

  • 驾乘人员和气囊之间没有任何人员、动物或物品。
  • 把手或衣帽钩上没有任何硬物,如衣架。
  • 座椅、车门和B 柱之间没有任何物品。
  • 没有任何附件(如杯座)安装在气囊触发区域内。
  • 驾乘人员的衣服口袋内没有任何重物、尖锐物或易碎的物品。

辅助约束系统注意事项

气囊有效使用的建议

为有效使用气囊,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 必须系好安全带。
  • 在方向盘中间气囊罩盖和乘客气囊区域的仪表板上,切勿固定或粘贴任何物品,否则会妨碍气囊正常工作或在充气膨胀时使人员受伤。
  • 在人体与气囊之间不得放置任何物品。
  • 不要抓住方向盘辐条或将手放在中间气囊罩盖上驾驶车辆。
  • 驾驶车辆时不要抽烟(当气囊充气膨胀时有烫伤或受伤的危险)。
  • 乘客在车辆行驶时不要将脚放在仪表板上。
  • 儿童应坐在车的后座椅两侧位置上,并且使用儿童安全约束装置。

气囊安全注意事项

辅助约束系统(SRS)对身材矮小者提供的保护作用会有所降低。一定要正确系好安全带,乘员始终要与方向盘、仪表板和车门部件保持一定距离。

辅助约束系统(SRS)只具有辅助保护作用,不能取代安全带在事故中的保护作用。但是,气囊也许会导致皮肤的灼伤或其它伤害。

为了及时保护乘员,气囊会迅速充气膨胀。在充气膨胀过程中,如果乘员过于接近或靠着气囊,气囊的充气膨胀力可能增加受伤的危险。气囊在充气膨胀后会迅速泄气。

辅助约束系统(SRS)仅在整车电源处于开启状态才能工作。

  • 当气囊充气膨胀时,可能听到很大的声响并伴随着有烟雾释放。此烟雾无毒害,也不表示着火,应尽量避免吸入,否则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有可能会刺激呼吸道而诱发窒息。应立即离开车辆,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 在某些侧面撞击、后部撞击、翻滚或较轻的正面撞击时正向气囊可能不会充气膨胀。所以一定要系好安全带,以减少在不同事故中造成的伤害。

  • 在正面碰撞、后部碰撞、翻滚、较低或较轻的侧面碰撞时,侧向气囊 *和侧向帘式气囊 *一般不会充气膨胀。所以一定要系好座椅安全带以减少在事故中造成的伤害。

  • 气囊充气膨胀后,许多辅助约束系统零部件会发烫,不要触摸,以免烫伤。

  • 不要将任何物品放在乘员和方向盘之间、仪表板上及前门饰件和前排座椅附近。否则当气囊充气膨胀时,该物品会被抛出,威胁乘员安全。

  • 不能对辅助约束系统的任何零部件或电路进行修改。这是为了防止气囊意外充气膨胀,或损坏辅助约束系统。

  • 不能对车辆的电器系统、悬架系统、车前部的结构和侧顶板进行改动。这可能导致辅助约束系统不能正常起作用。

  • 对辅助约束系统及其周围部件进行修理时,应由东风风神专营店进行。不能改动或切断辅助约束系统线路。

  • 只有当驾驶员与方向盘有足够的距离时,正向气囊才能有效的发挥保护作用。

  • 如果驾驶员距离方向盘太近,当正向气囊充气膨胀时,气囊无法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反而会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所以应紧贴座椅靠背坐正,且胸部与方向盘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定距离。

  • 驾驶员不要将手伸出车窗,或斜靠在车门上。否则在发生侧向碰撞事故时,当侧向气囊 *和侧向帘式气囊 *充气膨胀时,会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 前排乘客距离仪表板不能太近。否则,当正向气囊充气膨胀时,会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所以应该紧贴座椅靠背坐正,且胸部与仪表板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定距离。

  • 不要让儿童将手或头伸出窗外。否则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导致气囊充气膨胀时,会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 不要让儿童的头、手、脚或脸部靠近前排乘客正向气囊。否则在发生正向碰撞事故时,当正向气囊充气膨胀时,会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 不要让任何乘客的手,脚或脸部靠近前排座椅靠背外侧的侧向气囊* 和侧向帘式气囊* 。否则,当侧向气囊* 和侧向帘式气囊* 充气膨胀时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 不要让儿童坐在乘客大腿上或用手抱着。否则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儿童会抛向仪表板,当正向气囊充气膨胀时,会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 严禁在前排乘客座椅上安装后向儿童约束装置。否则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儿童约束装置可能被前乘客正向气囊充气膨胀而撞击,从而导致儿童重伤甚至死亡。

碰撞监测区域

image-20240409135124321

如果发生碰撞,系统根据碰撞传感器探测车辆监测区域内(见上图),受到的正面和侧面的冲击的角度和强度是否达到充气膨胀条件,分别控制正向气囊、侧向气囊*和侧向帘式气囊 *是否充气膨胀。

气囊充气膨胀的条件

气囊充气膨胀主要前提条件:

  • 有电源供给。如果车辆碰撞前整车电源处于关闭状态,则气囊无法充气膨胀。
  • 车辆撞击方向与碰撞传感器对车辆减速度检测的方向一致。
  • 传感器检测到的减速度值达到气囊充气膨胀条件。
  • 气囊是否充气膨胀,仅取决于车辆碰撞造成的相应方向减速度,与碰撞后车辆的变形和受损程度以及人员的受伤程度没有直接关系。
  • 国家认证碰撞的试验条件是车辆以50km/h车速,正面撞击到不可变形、不可移动的障碍物,在此条件下正向气囊充气膨胀。

气囊可能不充气膨胀的情况

image-20240409135138487

在下列情况下,正向气囊、侧向气囊* 和侧向帘式气囊* 可能不展开:

①当车辆被追尾或后部被碰撞时;

②车辆从斜前方撞上道路护栏或其他车辆时;

③与大型货车发生追尾碰撞事故时;

④在侧翻或侧向翻滚事故中;

⑤如果车辆与某些较细物体如电线杆或树木等发生碰撞时;

⑥当气囊系统故障报警后没及时修复时;

⑦当车辆与同向行驶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

在下列情况下,正向气囊一般不会展开,侧向气囊* 和侧向帘式气囊* 可能展开:

⑧当车辆侧面座舱区域被撞时。

气囊系统故障报警灯点亮后,应及时前往东风风神专营店进行检修。

气囊系统故障报警

气囊系统故障报警灯在组合仪表上的显示为 ,用来监控正向气囊、侧向气囊、侧向帘式气囊* 、碰撞传感器、预张紧安全带系统* 、气囊系统故障报警灯和碰撞输出信号,同时包括诊断正向气囊模块、侧向气囊模块、侧向帘式气囊模块* 、碰撞传感器、预张紧安全带* 、故障报警灯、碰撞输出信号及所有相关电路。

整车电源切换至“ON”模式,气囊系统故障报警灯点亮,如果系统正常,该灯在亮大约6 秒钟后熄灭。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

  • 气囊系统故障报警灯在点亮6秒钟后继续点亮。
  • 气囊系统故障报警灯间歇闪烁。
  • 气囊系统故障报警灯不亮。

表示辅助约束系统(SRS)包括诊断正向气囊模块、侧向气囊模块、侧向帘式气囊模块*、碰撞传感器、预张紧安全带、故障报警灯、碰撞输出信号和所有相关电路可能有故障,必须修理或更换,请立即与东风风神专营店联系。

气囊的维修、报废处理

气囊系统的部件安装在车辆的不同部位,对气囊系统的任何作业或因维修车辆其它部件而需拆装气囊系统部件时,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否则可能损坏气囊系统,可能造成在发生事故时气囊系统非正常触发或根本不触发。

如果车辆报废,未展开的气囊是有潜在危险的,因此在报废车辆时,必须由专业人员将气囊安全地引爆。

  • 气囊充气膨胀后,不能修理,必须更换新的气囊系统组件。
  • 如果车辆的前部或侧面有任何损坏,请到东风风神专营店检查辅助约束系统。
  • 处理报废的气囊模块、预张紧器模块或整车,切勿自行处理,应由专业人员使用专用设备引爆气囊及预张紧器模块,以确保安全。不正确的处理程序很可能导致人身伤害。

以下部位请到东风风神专营店进行检修,以免不正确的维修作业导致辅助约束系统(SRS)元件损坏或气囊非正常充气膨胀:

  • 辅助约束系统的安装、拆卸、拆解和修理。
  • 方向盘、仪表板、副仪表板、组合仪表、座椅或座椅饰件、车门、车身侧围或车顶的更换或改装。
  • 前保险杠、前纵梁等车身的修理或改装。

儿童座椅

儿童座椅固定装置

image-20240409135532513

image-20240409135545968

本车配备有2组适合ISOFIX儿童座椅固定装置,每组装置包括1个上固定锚支座①和2个固定锚下支座② 。

上固定锚支座①位于后座椅靠背背部,下固定锚支座位②于后座椅靠背下部( 位置有“ISOFIX”标识提示)。

安全座椅上固定锚支座在座舱内是看不见的,在翻转后座椅后或从行李箱里可以看到。

安全座椅下固定锚支座②在位于“ISOFIX”标识的座椅座垫缝隙内。

如果有需要请咨询东风风神专营店或安全座椅制造商。

本车适应ISOFIX多种规格的儿童座椅装置,请按照儿童座椅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安装。

对于体重在18kg以下的儿童(年龄不超过4岁),推荐使用宝贝第一太空城堡-Z(R102C)的儿童座椅,并且反向安装;4~12岁的儿童建议使用凯迪骑士ISIZE儿童座椅。

  • 本车只能在后排两侧座位上安装儿童座椅。
  • 儿童座椅固定装置的设计,仅用于安装儿童约束装置。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其用于固定其它物品及设备。
  • 将儿童约束装置安装完成后,应向不同方向推拉儿童座椅,确认已经固定可靠。

儿童座椅警告标签

image-20240409135612932

image-20240409135623109

警告说明标牌位于前排乘客遮阳板的表面。向下翻转遮阳板即可看见粘贴的警告说明标牌。

image-20240409135645940

不得在受安全气囊保护的座椅上放置后向儿童座椅,否则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

不同乘坐位置对儿童约束系统的适用性信息

质量组乘坐位置(或其他位置)
前乘客座椅后排两侧座椅后排中间座椅
0组:<10kgXXX
0+组:<13kgXUX
I 组:9-18kgXUX
II组:15-25kgXUX
III组:22-36kgXUX


注:表中的字母含义为:

U:适用于获得本质量组批准的通用类儿童约束系统。

X:本座椅位置不适用于本质量组的儿童约束系统。

严禁在前排乘客座椅上安装后向儿童约束装置。在事故中,后向儿童约束装置可能被乘客正向气囊撞击,从而导致儿童重伤或死亡。

不同ISOFIX位置对ISOFIX儿童座椅的适应性信息

质量组尺码类别固定模块乘坐位置(或其他位置)
前乘客座椅后排两侧座椅后排中间座椅其他位置
便携床FISO/L1XXXX
GISO/L2XXXX
0组:<10kgEISO/R1XIL*XX
0+组:<13kgEISO/R1XIL*XX
DISO/R2XIL*XX
CISO/R3XIL*XX
I 组:9-18kgDISO/R2XIL*XX
CISO/R3XIL*XX
BISO/F2XIUF*XX
B1ISO/F2XXIUF*XX
AISO/F3XIUF*XX
II组:15-25kgXIL*XX
III组:22-36kgXIL*XX


注1:对于不按ISOFIX尺寸类别标识(A-G)的儿童约束系统,对其适用的质量组,车辆制造厂应说明每个乘坐位置推荐的车辆专用ISOFIX儿童约束系统。

注2:表中的字母含义为:

IUF—适用于本质量组的“前向”通用类ISOFIX 儿童座椅( 用上拉带固定)。

IL—适用安装以下方式之一的半通用ISOFIX 儿童座椅。

  • 使用上拉带或支撑腿固定的“后向”儿童座椅;
  • 使用支撑腿固定的“前向”儿童座椅;
  • 使用上拉带或支撑腿固定的婴儿座椅。

X—不适合安装指示的儿童体重的儿童座椅或婴儿座椅。

*:应小心安装带支撑腿的儿童座椅,请参阅儿童座椅制造商的安装说明。安装儿童座椅时,如果儿童座椅与后排座椅头枕干涉,需将后排座椅头枕取下后再安装儿童座椅。

儿童约束装置使用注意事项

当驾驶车辆时,婴幼儿应该安置在适当的儿童约束装置中,不正确地使用儿童约束装置,可能导致严重或致命的伤害。

购买儿童约束装置时,一定要选择适合于儿童和车辆的儿童约束装置。

选择儿童约束装置时,先将儿童放在儿童约束装置中,并检查各种调节,以确认该儿童约束装置适合于儿童。

有些类型的儿童约束装置在车辆上可能不能正确安装。应根据儿童约束装置制造商的说明安装和使用儿童约束装置。

应将儿童约束装置安装在车后排座椅两侧。根据事故统计,儿童坐在后排比坐在前排更安全。

安装儿童约束装置前,将前排座椅位置调至合适位置,以便后排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儿童约束装置。

装好儿童约束装置后,在安置儿童前,应先检查儿童约束装置的固定情况。将其左右摇动,并试着用力向前拉,来检查是否已可靠固定。儿童约束装置的移动范围不能超过一定范围。如果约束装置固定不牢靠,必需重新系紧后再次检查。

每次放入儿童前,都应检查儿童约束装置固定是否可靠。

另外,对于较大的儿童,也有许多种类型的儿童约束装置,应该使用这些装置,以得到最大保护。

天热时,儿童约束装置放在密闭的车内时会变得很热。在将儿童放入前,请检查其表面温度。

  • 儿童座椅的安装和使用除须遵守本手册中的技术性说明之外,请务必遵守当地法规要求。本手册相关内容适用于未就儿童座椅的安装和使用做出特别规定的地区。在任何已就儿童座椅的安装和使用做出特别规定的地区,如本手册任何相关内容与该地区特别规定不一致的,以该地区的特别规定为准。
  • 如果未在适当的座椅位置上正确安装儿童座椅装置,则在遭遇事故、紧急制动或突然转向时,儿童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从而导致严重伤害甚至致命。